跨境电诈的覆灭与国际司法协助:以缅北诈骗案件为例
一、跨境电诈治理的时代挑战
近年来,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简称“电诈”)成为危害中国公民财产安全的重大社会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明家、白家等典型犯罪集团的覆灭过程,详解海外追逃与国际司法协助在打击跨境电诈中的关键作用,并特邀洗冤刑辩团队李仲伟律师、袭祥栋律师、张磊律师从专业角度提供法律解析与维权建议。
二、典型案件回顾与破案过程

(一)明家犯罪集团案:跨境电诈的“黑金帝国”覆灭
2024年云南临沧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明家集团案一审宣判。该案涉赌诈资金超百亿元,致14名中国公民死亡、6人受伤。案件侦破历时近一年,成为中缅执法合作的标志性事件。
案件侦破路径包括:
- 跨境专案组成立:中缅警方建立联络机制,整合线索与取证;
- 现场取证与物证移交:缅方提供核心服务器、账册、通信记录;
- 非条约移交机制:虽无引渡条约,但通过执法协作完成嫌犯移交;
国内审判:明家集团主要成员被依法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二)白所成集团案:移交机制的历史性突破

2023年底,果敢原主席白所成、白应苍等10名重大嫌疑人被缅方移交中方。白氏集团长期控制果敢地区电诈园区,此次移交标志中缅合作进入实质化阶段。
(三)区域追逃与大规模遣返行动

截至2024年底,中国公安机关共抓获5.3万名境外涉诈嫌犯。与柬埔寨、老挝、泰国等国开展的联合执法,使跨境追逃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三、律师观点:跨境电诈治理的法律思考
在这些案件的破案与移交过程中,律师群体的专业意见在制度完善与法治保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下为李仲伟、袭祥栋、张磊洗冤刑辩三位律师对电诈案件及国际司法协助的典型看法:
(一)李仲伟律师:程序正义是国际协作的底线
“打击犯罪要讲力度,更要讲程序。只有程序合法、证据可靠,移交和审判的结果才能经得起国际审查。”
李仲伟律师强调,在跨境移交、羁押、侦查等环节中,应严格执行法律授权,保障被移交人的基本权利,防止程序瑕疵成为司法协作的障碍。
他指出,在海外追逃与引渡案件中,程序公正不仅体现国家法治水平,也决定了合作国对中国司法体系的信任程度。
(二)袭祥栋律师:律师应成为跨境司法协助的“程序守门人”
“跨境刑事案件复杂度高,律师的职责不仅是辩护,更在于核查程序与证据合法性,确保案件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袭祥栋律师认为,律师在国际司法协助案件中,应主动介入早期阶段,对移交协议、证据调取、跨境审查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避免后期出现排非证据或程序抗辩。
他建议在未来的跨境执法合作中,应当建立律师参与的监督机制,构建司法合作的“安全阀”。
(三)张磊律师:制度化与信任是跨国合作的关键
“跨境打击犯罪最终要靠制度化合作,而制度的基础是相互信任。信任的根基,是程序、透明与专业。”
张磊律师指出,国际司法协助和引渡并非临时性操作,而应通过条约和协议制度化。
他建议建立长期的中外律师交流机制,推动在国际会议中达成电子证据互认、司法协助标准化等共识,强化中国在国际法治格局中的话语权。
四、专业律师维权建议
李仲伟律师建议:"选择具有跨境案件经验的律师至关重要。律师需要熟悉国际司法协助程序,能够准确把握境外证据的审查要点,为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
袭祥栋律师提醒:"受害人应当及时保存所有证据,包括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并积极配合警方开展境外资金追踪。专业律师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申请财产保全,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五、我们的专业服务
基于多年办理跨境案件的经验,我们律所组建了专业的涉外刑事辩护团队:
跨境电诈案件刑事辩护
境外证据收集与固定
国际司法协助程序指导
受害人权益维护与追赃挽损
张磊律师总结:
"跨境电诈案件办理需要综合运用国内法与国际司法协助规则。我们团队在此领域具有丰富经验,能够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

从左至右:李仲伟律师,张磊律师,袭祥栋律师
联系我们:
如需咨询跨境电诈、国际通缉令移除、异国强制遣返、外逃人员国内刑事等案件法律服务,
请联系:
电话:+61434787518
邮箱:1908030095@qq.com
官网:https://jinglegalservices.com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