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通缉令相关案例:成员国因政治原因滥用国际刑警红色通缉,CCF应当保留还是删除数据?

此前国际刑警组织根据土耳其政府的要求发出“红色通报”,致使土耳其裔德籍作家阿克利汗在西班牙被捕,引发轩然大波。德国之声专访伯恩.法布里蒂乌斯时后者指出:红色通缉令本是一种用于在全球范围内打击刑事犯罪的国际通缉机制。令人遗憾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国际刑警组织打击异己、反对派政治家、政府批评人士和人权卫士,并且限制其出境和旅行。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土耳其,特别是自从该国发生未遂政变以来,更是变本加厉的利用国际刑警组织来打击他们自己概念中的违法和犯罪分子。

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很多异见人士因政治原因被成员国中心局追究法律责任并上报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目的是铲除异己。这些被通缉者的相关数据被储存在国际刑警组织的档案中,他们则在全球范围内遭到不公对待,并可能面临引渡回国遭受审判的风险。因此自2017年以来,有大量被通缉者向CCF(国际刑警组织档案管理委员会)申请查阅并删除其数据。ccf发布了8个删除和不予删除数据的相关案例。
红色通缉令相关案例第2017-2号:申请人参与了犯罪,且政治因素未占据主导,不予删除数据。
2017-02 号案例中,申请人 XXX 先生具有 A 国和 B 国双重国籍,是 A 国国家中心局发布的扩散对象,依据 A 国司法机构签发的逮捕令被指控存在具体犯罪事实,且 B 国当局拒绝将其引渡至 A 国。申请人向委员会提交投诉,要求获取并删除相关信息,主张案件具有政治动机且引渡后无法获得公正审判,并表示因商业关联被政治迫害等。A 国国家中心局回应否认政治动机,提供了犯罪证据等。委员会分析认为,案件政治元素未占主导,A 国正推进引渡,符合规则,最终认定涉申请人的数据符合相关规则,但建议补充相关说明。
查看案例:
https://bluestonelawyers.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350
红色通缉令相关案例 2017-03 号:普通刑事案件,政治动机未占主导,不予删除数据。
2017-03 号案例的申请人 XXX 先生为 B 国国籍,是 A 国国家中心局发布的红色通缉令对象,依据 A 国总检察院签发的逮捕令被指控存在具体犯罪事实,曾在 C 国和 D 国因该通缉令被逮捕后释放。申请人向委员会提交投诉,要求获取并删除相关信息,主张案件具有明显政治性质且 A 国知晓其下落却未请求引渡,通缉令已无目的,并表示因与 A 国前总统关联遭报复等。A 国国家中心局回应称案件为普通刑事犯罪,提供了相关拘留令。委员会分析认为,案件政治动机未占主导,A 国已采取合理引渡行动,最终认定涉申请人的数据符合相关规则,建议补充引渡拒绝说明。
查看案例:
https://www.xyt-cpu.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351
红色通缉令相关案例 2017-05 号:案件的政治因素占据主导且存在程序不公,建议从档案中删除数据
2017-05 号案例的申请人 XXX 先生为 C 国国籍,是 B 国国家中心局发布的红色通缉令对象,被缺席审判判处终身监禁。申请人曾请求访问档案并投诉,后提交新投诉并提供新证据,主张数据不准确、缺乏证据基础且诉讼具有政治动机和缺乏正当程序,并表示部分指控已放弃但档案未更新等。B 国国家中心局回应称申请人有辩护律师,上诉被驳回。委员会分析认为,数据存在不准确,案件政治因素占主导且程序不公,最终建议从档案中删除相关数据。
查看案例:
https://www.xyt-cpu.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355
红色通缉令相关案例 2017-10 号:不构成新事实,拒绝修订申请
2017-10 号案例的申请人 XXX 先生为 XXX 国籍,是 XXX 国家中心局发布的红色通缉令对象,依据 XXX 签发的逮捕令被指控 “滥用职权”。申请人此前投诉被认定数据合规,后提交修订申请,主张案件具有政治动机等,并提供了法院的引渡拒绝决定等。XXX 国家中心局回应确认法院拒绝引渡,但仍可重新提交请求。委员会分析认为,申请人的主张不构成新事实,不符合修订条件,最终认定不符合修订条件,需在档案中添加相关更新内容。
红色通缉令相关案例 2017-12 号:政治因素、不尊重正当程序和人权因素未占主导,不予删除数据
2017-12 号案例的申请人 XXX 先生为 XXX 国籍,是前 XXX,在相关事件后成为某身份,是 XXX 国家中心局发布的红色通缉令对象,依据相关决定被指控存在具体犯罪事实,后被缺席判处终身监禁。申请人向委员会提交投诉,要求删除相关信息,主张案件具有明显政治性质、违反程序性要求且不尊重正当程序和人权,并表示因政治信仰等被迫害。XXX 国家中心局回应称申请人因严重普通刑事犯罪被通缉,程序符合国内法。委员会分析认为,案件政治元素未占主导,程序合法,最终认定涉申请人的数据符合相关规则,但需更新档案。
扩散通报相关案例 2017-13 号:案件不构成政治性质,不予删除数据。
2017-13 号案例的申请人 XXX 女士为 XXX 国籍,是 XXX 国家中心局发布的扩散通报对象,依据相关逮捕令被指控存在具体犯罪事实。申请人向委员会提交投诉,要求删除相关信息,主张起诉缺乏证据基础、案件具有明显政治性质等,并表示未参与相关交易,因批评 XXX 遭迫害。XXX 国家中心局回应称申请人犯有多项罪行,案件为普通刑事犯罪。委员会分析认为,XXX 国家中心局提供了足够信息,案件不构成政治性质等,最终认定涉申请人的数据符合相关规则。
红色通缉令相关案例 2017-14 号:犯罪证据不足,程序存在合法性疑问,应当删除数据
2017-14 号案例的申请人 XXX 先生为 XXX 国籍,是 XXX 国家中心局发布的红色通缉令对象,依据相关司法决定被指控存在具体犯罪事实。申请人向委员会提交投诉,要求获取并删除相关信息,主张起诉缺乏证据基础、案件具有明显政治性质等,并表示无证据表明其参与犯罪。XXX 国家中心局回应称申请人参与相关犯罪,已提交引渡请求等。委员会分析认为,XXX 国家中心局提供的信息不足以明确证明申请人参与犯罪,程序存在合法性疑问,最终认定涉申请人的数据不符合相关规则,应从档案中删除。
红色通缉令相关案例 2017-17 号:程序未公然侵犯人权,不予删除数据
2017-17 号案例的申请人 XXX 女士为 XXX 国籍,是 XXX 国家中心局发布的红色通缉令对象,依据相关逮捕令等被指控存在具体犯罪事实,后 XXX 国家中心局取消该通缉令并发布新的。申请人向委员会提交投诉,要求删除相关信息,主张起诉缺乏证据基础且程序不合法,并表示因参与撰写相关文章遭报复。XXX 国家中心局回应提供了相关文件,称申请人行为构成洗钱罪。委员会分析认为,XXX 国家中心局提供了足够信息,程序未公然侵犯人权,最终认定涉申请人的数据符合相关规则,但需更新档案。
可见红色通缉令一经发布,并非不能删除,关键是要满足特定条件。
